游人小说网 > 镇国永乐 > 第一百零四章 秦王回朝

第一百零四章 秦王回朝

既然朱元璋都这样下令了,那自然是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,这位陆大人的人皮灯笼,很快就出现在了工部司务厅。

至于黄湜黄大人,其实他内心对于这件事没有丝毫牵连到他,是由衷地感到庆幸的,不过这种庆幸而衍生出来的感激,则是完全归功到了朱允炆身上。而对于徐钦这个奸猾、下作的死丘八,他只记住了这次留给自己的屈辱。

至于后来听说黄府有女人闹事这种花边新闻,作为帝国安全部长官的徐钦自然是没什么心思去关注的了。

“大人,这新式火炮着实犀利,其内口虽小,但威力是在较老式铁炮高出十倍不止。大人巧思吾等实在是佩服之至。”

“诶,本官不介意它炸了膛,但是本官要的是你们找到它炸膛的原因,至于奉承话,留着等真的成功了再说可好?到时候也用不着你们来拍本官的马屁,本官来拍你们如何?”

在客串武器试验场的大校场“事故现场”,看着在最终测试环节炸了膛的新式火炮,徐钦又好气又好笑。

而以陈师傅为首的一干研发、制造和测试人员,都生怕这位年轻而天才的徐大人因此生气,所以尽捡些好听的来说。不过他们的拍马屁水平实在是太次,而且徐钦更关心的是这个跨时代的武器本身,是否吸取了经验,总结出了教训,未来的改进措施等等。

“大人,以小人之见,此火炮已经可以投入实用了。此番炸膛是在用双倍的火药发射了四次之后出现的。正常用量下的五十次,以及后面两成两成增长的各十次测试都没有问题,只要不连续像这样你所说的‘极端使用’,那几乎完全可以高枕无忧。”

见徐钦不吃这一套,直接挑明了说这个火炮炸膛的事情,陈总工程师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。

不过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,徐钦之所以要指定这么严格的检验标准,主要原因是他经过了后世的大量见识,极大地抬高他的眼光。

既然没有高精尖的检验设备,那就只能大幅度的提高实测标准,否则武器的可靠性实在是很难得到保证。而在徐钦的观念中,可靠性无法保证的武器,威力再大也不是一款好武器,战争这种东西,要是真出了万一,那可就真是了不得的大事。

“你们再把残片拿回去,好好看看,是不是在铸造的时候有瑕疵,找到断口的原因,然后再想办法强化一下,然后再定型,再成批铸造吧!”

想了想,对于这个年代的加工工艺,能造出这种水平的家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,也确实不能苛求太多,所以徐钦也适当的做出了让步。

“可是大人,此时距演武之期仅有一个半月了,这样恐怕很难赶上啊!”陈工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难处。

“之前本官就说过,你们无需考虑这些事情,按照本官定下的规矩来就是,第一要务是做好,至于能不能赶上你们无需挂怀。”

面对这些纷乱的事务,徐钦既有欣慰也有反思。

一方面,虽然心中大致有一个方向,但是要说到仔细的规划什么的,的确是太过庞大太过反复了,而最关键的是,自己目前并无绝对的力量能掌控一切,即使做出计划恐怕也得被各种意外给搅得面目全非,所以索性就暂时走一步看一步了。尽量抓住每个机会,能打下一点基础就打下一点,也因此导致了目前情况有些乱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
而另一方面来看,虽然格局上有些乱,不过各方面的进展也都还算比较顺利,尤其是在新的军事装备开发方面,各种小问题本就是在预期之中,甚至可以说总体进度上已经是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。这主要是归功于这些精英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的态度,所以他也无意再向他们施加更大的压力了。

又回军营看了一会儿新军训练,现在的教导队,无论是外在的表现还是内在的精神面貌上,都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军队的样子。按徐钦的评估,差不多应该有那个东非那啥啥的样子了。

对于徐钦这个半吊子而言,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再交给他们了,剩下的就是不断加强后续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成果。等大阅兵结束之后,这批人就会成为帝国第一批教官,将他们学到的东西,慢慢扩散到整个帝**队体系之中。

之后徐钦按照这几个月一来形成的惯例,去了兵营里面的临时签押房处理锦衣卫的各项日常事务,尤其是情报局送过来的一些重要情报。而当徐钦看到西北送回来的简报之后,眼睛不由得微微一亮。

秦王朱樉果然迅速平定了洮州叛番,也果然在平乱过程中“偶染瘴毒”。这对徐钦而言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消息,至少意味着他借秦王坑朱允炆的计划进展顺利。除此之外,还有朱棣的两块绊脚石即将少一块,以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他依然可以借机搞事等等一系列的好处。

而此时已经让徐钦来不及多想了,在看到这个情报之后,他马上出营上车,哦不,上马飞奔进宫,打算将此事报与朱元璋知晓,然后召秦王回京,给朱允炆敲一记闷棍了。

“秦王病情如何,尔等竟然毫不知晓?!”

朱老板对于自己的亲人,特别是对于自己的儿子们,大多数时候也算得上是个合格的父亲了,所以一听秦王朱樉病了的消息,马上就有些紧张。

“回陛下,您也知道,我们军情局的人,一向为秦王所不喜,因此所知有限。只知道大概是在山中宿营之时被瘴疬所侵,各种具体的情形,就…”

对于此事的分寸把握非常重要,既不能夸大其词说重了,更不能轻飘飘的,万一真把朱元璋安抚过头了,等过段时间,秦王一命呜呼,那才是有大麻烦了。

“这样吧,让你们的人去看看,要是秦王病情允许,就直接用你们锦衣卫的渠道,下旨召秦王回京,毕竟连续打了两场胜仗,也是该有些封赏的。”朱元璋考虑了一番,最终还是做出了召秦王回京的决定。

“臣遵旨!”对此徐钦内心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,只不过表面上仍是强忍着装出一副淡漠的表情,领旨之后马上便告退了。

不过在他出宫之后,他并未直接回锦衣卫衙门,而是去了兵部一趟,找到齐泰并将朱元璋下旨召秦王回京的事情透露给了他。然后再回去,让张副局长通知西安的‘明子’去给秦王带去旨意。

齐泰知道了这个劲爆的消息,自然朱允炆也很快就知道了。

这次秦王的回京,相比于上一次的燕王回京更加让他坐卧不安,上次就是因为没有做足准备,才让燕王顺手捞了个大便宜,然后大摇大摆地来去。而在吸取了经验教训之后,对于这个相对来说更加危险的秦王,自然是不能留半点机会给他,这就是皇太孙殿下在收到风之后的第一反应。

因此其迅速把黄湜也召入了宫中,本来他还想是不是找个借口把徐钦也叫来,因为朱允炆早就已经看出来了,在急智方面徐钦确实是有过人之处。但是想了想,徐钦的身份地位毕竟不同,可以说是这应天府中兵权最盛的人,而且还是天子最宠幸的近臣,贴得太紧了确实也不太好,更何况他和黄先生势同水火,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“黄先生,皇祖父召二王叔进京的事情你怎么看?”朱允炆尽量保持着平静,但是想到前年被四叔骑脸的秀操作,心中不免有气,而且对这个威胁更大的二王叔,则更是充满了忌惮,因此言语之中仍流露出了一些异样。

“殿下不必多虑,这秦王虽顺位仅在殿下之下,但其各方手腕均远不及那位燕王殿下,其在封地多有不法。即使是此次因战功而奉诏回京,但也不过就是多得些赏赐罢了,只要殿下谨慎一些,他绝难翻起风浪。更何况,殿下,前些日子都察院不是参过秦王殿下一本么?虽然当时只是不痛不痒的应付过去了,但说不定这秦王殿下回京之后,都察院又…”

只能说黄子澄在搞这些事情上还是充分地体现了其高人一等的智商,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,要是秦王回京之后像燕王一样不老实,那就再让都察院的人去旧事重提,就算扳不倒他,也要恶心到他。

“这恐怕不妥吧?”相对来说齐泰要“老实很多”,本能地觉得这样好像不好。

“诶,尚礼!有何不妥?秦王不法之事证据确凿,而陛下却只是轻轻苛责一番了事,有朝臣不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嘛!”

黄湜面带微笑,风轻云淡的模样,如果不看说的内容的话,还真有一些高人风范。

“黄先生说的是,本宫受教了!”

对此朱允炆倒是毫不介意,虽然他抱有非常严重的理想主义思想,但是毕竟也是受过多年正统帝王教育的,关于斗争的问题,他还是认识得非常清楚的。

见朱允炆已经决意采纳黄湜的意见,齐泰也不好说什么,现在最重要的事情,确实就是防范任何有可能的风险。只是他始终觉得,这件事好像有哪里不对,却又找不到究竟是哪里的问题,只是不自觉地在心中轻叹了一声。

这些天应天城中异常的平静,甚至整个帝国都异常的安宁祥和。

北边残元各部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,还被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了两个来回,差点没把翔给打出来;东边倭寇年前连续吃了几次大亏,最近也老实了不少;南边安南陆续有情报传回来,当天朝使团采用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套路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