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人小说网 > 镇国永乐 > 第两百零七章 人在江湖飘

第两百零七章 人在江湖飘

眼看着渐渐临近年关,应天迎来了一场连续数日的大雪,虽比不得北方那种真正冰封万里的气魄,却也让整个帝国京师成为了一片银装素裹的苍苍国度,就连那些常绿乔木也大多披上了一层银装。

当然了,大雪天气对于二十一世纪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,更不用说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的十四五世纪了。

仅仅是大雪之后造成的路面泥泞,就已经够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所有人好好喝上一壶,这也算是一种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”的直观体现。

对此,朱元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,不但将早朝的御门听政改到了奉天殿之中,同时对朝臣告假、事缺等方面的监管也放松了许多。这样一来,倒是让应天的官勋贵族家里多了几分过年的味道。虽说像徐钦这种干脆就直接连续几天窝在家的奇葩仅此一个,不过偶尔借机躲一下这个极其残忍的每日早朝还是大有人在的。

而徐大少的这种“死宅属性”不但招来了老爹徐辉祖的怒气、姑姑徐妙锦的嘲讽,甚至连自家老婆都看不下去了。

本来就极喜欢雪景的朱雨宁,哪怕距其预产期已经只有一个多月了,也发挥出了超水平的软硬皆施手段,将徐大少给拐出了门。不过考虑到她目前的状况,徐钦不可能同意让她真的出城去嗨。她现在的肚子大得简直让徐钦有些胆战心惊,不怕一万就万一,如果出城势必要坐马车,而以这个年代的马车制造水准,即使是徐家甚至朱家的专用“高级货”,减震效果和乘坐舒适度说起来都是泪。平时里大家都是身体倍儿棒的年轻人,短距离倒也没什么,不过现在肯定不能算是“平时”了。

于是徐钦还是让人准备了一艘画舫,沿着秦淮河往下,再切入莫愁湖。如此一来,全程都是在极为舒适的船上,而且一大票的“贴身保障团队”也可以紧跟着一起行动。虽说声势浩大了一点儿,不过考虑到她的身份地位,跟着百八十个随从也不是多大点事儿。

“娘子这下满意了吧?为夫就说这莫愁雪景也别有一番风味,素裹环碧波,仙踪余渺渺…”

“夫君休要岔开话题,妾身只是觉得,你这样终日窝在家里,捣鼓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不是办法,终归你已经是朝廷重臣…”见徐钦往自己头上甩锅,最近越来越有“老佛爷”气质的朱雨宁当然不肯善罢甘休,而是摆出了一副贤妻良母的架势又开始数落他。

“果真是要做母亲的人了,为夫谨记夫人教训!不过今年这场雪确实太大了,连新军的训练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,现在很多事也不必急在一时,不如安心陪夫人赏这难得的雪景,顺便回忆回忆往昔好了。”

其实这事也算是朱雨宁误会他了,他确实是宅在家里,可他也真么闲着。毕竟这个年代别说网络、电子游戏了,连电都没有,甚至连小说这种相对比较“耗时”的娱乐项目都才刚刚兴起,而且像三国、水浒这种当红大作他看都不用看就已经滚瓜烂熟了。

所以他在家里宅着,一方面是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,将一些相对急需和基础的“科学知识”整理成册,准备交给学堂和工坊这边,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姿势水平。另一方面,有些近期产生的新设想、重要规划之类的东西,也要好好整理记录下来,比如说因为之前“亲自指挥海战”想到的海军战船改革,工商总会的进一步扶持和限制,朱元璋有可能关心的下一个阶段的币制改革相关问题,因为对此时马车性能的吐槽而想到的转向器等等等等。甚至像转向器这种技术条件早已成熟,就只差那么一点儿灵感的东西,徐大少还亲自挽起袖子下场画出了规格草图,准备直接让工坊那边试制。

因此徐大少远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样轻松,可以说仍是日理万机,而且还是背负着沉重的舆论压力,独自一人在黑暗中为民族、为世界带来光明而奋斗着!仔细想想,这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,还真踏马的带感,特别是在你自己心里很清楚你是对的,别人都是真傻哔的时候。

只不过这些事很难跟朱雨宁解释清楚,她虽在政治方面敏感度挺高,智商也很溜,但是时代的局限性客观存在,要她短时间内理解万有引力这种宇宙真理,还是太难了些,而且时机也不对。

所以,只能打马虎眼了。

“是啊,妾身记得,应天这十来年都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吧?”朱雨宁听他这样说,也没有再打破砂锅追究到底,而是跟着他的话题,回到了眼前。

“呃…应该是吧?”

这个问题徐钦还真答不上来,实际上他对这个应天仅有两年出头的记忆,哪知道是不是这十来年都没下过这么大的雪这种问题。而且看朱雨宁的样子,好像突然又有很重的心事似的。

“不知现在又多少贫苦人家,过着‘可怜身上衣正单。心忧炭贱愿天寒’的日子呢…”

原来是又犯“老毛病”了。

见她是因为这种事忧心,徐钦心里可谓是五味陈杂。既有对自家老婆心地善良的欣慰,又有对她劳心劳神多管闲事的责怪,也有对自己渐渐在这个大染缸中不得不变色的丝丝羞愧,还有那么一丁点儿不是自己“东窗事发”的庆幸?

不过这些都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,毕竟人最重要的就是尊重现实,完全的随心所欲是绝对不可能的。就像他现在,虽说已经权势显赫,而且未来基本上还将更显赫,不过越是身处高位,就越要如履薄冰。

若是真发生了什么大灾大难,朝廷真个吃紧了,发出了号召那还好说。可是像现在这样的情况,他徐家是万万不可私自搞什么赈济灾民之类的幺蛾子的。即使是徐家三代树立了再坚实不过的死忠形象,朱元璋也不可能对他们真的推心置腹,在这个天下第二的位置上,可经不起任何的妖风怪浪。

本来呢,由徐钦向朱允炆支招,再由他来牵头,趁这个机会巡查一下养济院的运营情况,再适当的赈济一下少量的困难群众,进一步树立“仁君形象”是再合适不过的了。

可徐大少实际的立场让他根本不可能这样做。和在这场大雪中可能冻饿而死的千八百人相比,若真是如历史那样上演四年靖难,百万大军厮杀疆场,半个北方被战乱摧残,仅仅是死人的数量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。更何况还有社稷国运、民族发展等更长远的东西在里面,更是不可同日而语。

这就是比任何事物都更冰冷的政治。

“娘子放心好了,有养济院在,而且各地县衙、州府都会用心赈济真的受灾的百姓,更何况所谓‘瑞雪兆丰年’,熬过这几天的严寒,春暖花开之后,就又是一个丰年。”徐大少虽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方面功力愈发深厚,不过面对自家老婆,和在公务方面情况还是很不同的。

朱雨宁当然能看出他言语之中的闪躲,而且以她的聪慧,哪能不明白徐家的苦衷。

自古功高震主者皆不会有什么好下场,除非你自己溜得飞起。纵观历史,极少数能转危为安的就那么几个,而且方法都很固